化,另溶漿機一部分水溶液濃縮的過程。其作用原理如圖1119所示。圖119 電滲透過程示意圖 在兩個電極之間交替平行放置若干組陰、陽離子膜,在所形成的隔室中充入+含離子(如Na、Cl)的水溶液,接通電源后,溶液中的陽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向陰極方向遷移,而陰離子向陽極方向遷移,但由于陰、陽離子膜的選擇滲透性,被 第三講 高純水制備技術407遷移的離子不可能到達相應的電極上,而是聚集在相間隔的濃、淡室中。所以可以從濃縮室引出濃縮的鹽水,從淡化室即脫鹽室引出所需要的淡水。 電滲析法脫鹽具有操作簡便、耗能低、環境污染少、出水穩定、運行周期長,組裝靈活等優點,只要水的總含鹽量在200~40000mg/L之間時,一般均可電滲析方法脫鹽,一般是作為離子交換的前級處理工序,應用于純水制備中。 電滲析的主要缺點是:設備清洗拆卸麻煩,脫鹽效果不如反滲透法,水回收率也較低。 3.反滲透 反滲透是目前高純水制備中應用最廣的一種脫鹽技術 在第二章中已經提到,反滲透是利用逆向思維的方法,針對具
有選擇性透過功能(只能讓溶劑分子通過而不能讓溶質分子或離子通過)的半透膜在溶液中產生的滲透現象,反向施加壓力,使溶劑從濃溶液向稀溶液滲透,從而達到脫鹽的目的。要實現反滲透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半透膜必須具有高選擇性和高透過率,二是外加壓力必須高于溶液的滲透壓。 反滲透的優點在于:脫鹽率高達90%以上,能有效去除有機物細菌等微生物及鐵、錳、硅等無機物,可使離子交換樹脂負荷大大減輕,從而也減少了由樹脂再生引起的費用和污染,還可省去水軟化裝置。 其不足是:需要高壓系統,且水的回收率受限制,為延長反滲透膜的壽命需加強源水的預處理。 4.膜分離技術 前述的電滲析、反滲透及超過濾(UF)、微孔過濾(MF)技術都可以納入膜分離技術的范疇。如表111所示: 反滲透、超過濾和微孔過濾
的原理都是在靜壓推動下,進行液相分離的過程,三者的區別主要是膜孔徑大小和外壓推動力的大小。而電滲析的推動力則是外加電場。反滲透和超過濾均以壓力作為溶劑透過膜的動力,溶質或多或少地被截留,在一定范圍內兩種技術是重疊的,沒有明確的分界,但在特性上又有所區別。因為超過濾是從溶劑中分離較大的溶質分子,而反滲透則是從高濃度溶液中分離較小的溶質分子。對大孔徑膜來說,則超過濾與微孔過濾的結構是有部分相互重疊的。 5.離子交換樹脂 (1)離子交換樹脂的作用原理及性質特點 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不溶于水的固體高分子顆粒狀物質,在這些高聚物分子鏈上帶有某些可電離的基團,如—SO3H+、—NR+3X。在水溶液中它能夠將自身所含的離子與溶液中存在的相同電荷離子進行交換,而相互交換的離子所帶電荷總量相等。通過離子交換樹+脂所攜帶的離子(通常為H+或OH離子)與水溶液中所含雜質陽離子(如Na、408第十一章 現代化學應用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