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部分生物技術發展簡明時間表可以看出,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學和化學理論及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與一些獲得諾貝爾獎的技術密切相關。一方面,理論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提出的思想和概念以及他們本身深入到生命科學領域進行研究,為生命科學領域的革命和原創性生物技術血液溶漿機的誕生儲備了人才資源和理論基礎。例如,1944年,量子力學的奠基人Erwin Schrödinger出版了《生命是什么?》。該著作深刻影響了一批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思想,不僅促成分子生物學三個基本學派的誕生(路甬祥《理學啟示(紀念報告)》),而且直接吸引了一批物理學家投身到生命科學研究的熱潮中,其中包括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新西蘭物理學家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和英國物理學家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1939年,量子化學的奠基人Linus Carl Pauling出版了在化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化學鍵的本質》,并于1951年提出了α螺旋和β折疊是蛋白質二級結構的基本單元的理論,成為生物化學學科的創立者之一。另一方面,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發明的技術手段,也成為生物技術發展的源泉。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Wilhelm Conrad Röntgen發現X射線;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Max von Laue發現了X射線通過晶體時產生衍射現象;1912年, William Lawrence Bragg提出了關于X射線晶體衍射現象的布拉格公式。1949年,英國生物化學家Dorothy Crowfoot Hodgkin使用X射線衍射方法測定了青霉素的結構;1962年,奧地利生物化學家Max Ferdinand Perutz和英國生物化學家John Cowdery Kendrew因使用X射線衍射方法測定球蛋白三維結構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3月1日,海灣環境董事長魏巍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2018環保企業媒體見面會上透露,環保部正在制定VOCs治理行動計劃,VOCs將在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中作為重點污染物排放指標。自2013年以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規劃》、《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等政策陸續發布。2016年初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將VOCs新納入總量控制指標。在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推進VOCs排放總量控制。為更加精細化的對VOCs進行監測,環保部印發了《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方案對VOCs監測城市、監測項目、時間頻次及操作規程等做了詳細規定。為全面排查整治涉VOCs“散亂污”企業,2018年福建省福州市將對石化、化工、包裝印刷、印染、工業涂裝、塑膠、制鞋等7類重點行業企業全部安裝VOCs在線連續監測系統。血液溶漿機在政策的強力助推下,“十三五”期間VOCs監測治理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500億元。小型噴霧干燥機海通證券分析師預計,到2020年工業源VOCs減排控制將帶來1809億元市場空間。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各大企業紛紛布局加碼VOCs監測儀器設備的研發。如安捷倫與武漢天虹合作開發VOC在線/離線監測儀器;雪迪龍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進一步擴充VOCs監測系統;聚光科技研制出了CEMS-2000 B VOC型固定污染源VOCs在線監測系統等。隨著各項利好政策的持續加碼,VOCs監測治理市場將全面開啟,相關VOCs監測儀器將迎來爆發式增長。